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华慧考博频道将第一时间发布各招生单位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考博专业目录、考博参考书目、及导师联系方式,请考博考生密切关注。更多考博备考资料及考博真题请收藏华慧考博频道,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内容如下: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简介
机械工程(080200)
机械工程学科为我校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硕士点,涵盖了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四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其中,机械工程为广西一流学科、广西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其下设二级学科机械电子工程学科为广西高校重点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为原信息产业部重点学科。
该学科拥有一支知识、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较高的导师队伍。研究生指导教师85人(含兼职导师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0人,硕士生导师79名,正高职称39人,副高职称21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广西“八桂学者”2人,广西首批特聘专家1人,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人,广西教学名师1人,广西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广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资助计划人选1人,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人选5人,广西高校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资助人选2人,广西高校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人选1人,广西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工程人选2人,广西高校青年教师提升计划人选2人,广西高校卓越学者3人,德国洪堡奖学金获得者1人。
该学科目前拥有广西重点实验室1个、原信息产业部重点实验室1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2个,广西“特聘专家岗”1个,专业实验室6个,专业研究所3个,与企业共建广西区企业技术中心1个,广西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桂林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与知名企业联合共建的实验室(中心)3个,广西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4个,“机器人”研发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1个,广西教学示范中心1个,专业实验室18个。
机械工程学科面向电子信息制造业和区域经济,融合机械、电子、信息技术,形成了电子封装与组装技术、机械动力学理论及工程应用、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与测量、特种加工与模具技术和机电装备技术五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近5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防科研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广西科技开发项目等421项,总经费7000万余元,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5项;科研成果转化16项。为本学位点研究生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环境和经费支撑。五年来,本学位点导师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737篇,其中SCI/EI检索474篇,ESI高被引论文7篇;获知识产权授权575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43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0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获省部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4项;出版专著7部。为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00)
我校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发展始于1980年的无线电工程专业,分别于1993年、1996年获得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硕士学位授权,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于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与合作高校联合培养、招生计划单列”招收博士生,2005年成为广西重点学科,2013年8月获得博士学位授权,成为广西优势特色重点学科;2014年10月获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该学科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学术精湛的专业师资队伍,现有研究生导师50多名,其中博士生导师20多名。导师队伍中拥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2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广西八桂学者3人、广西优秀专家2人、广西特聘专家1人、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3人、 “广西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及卓越学者”1人,“广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资助计划”人选4 人、广西高校教学名师2人,构建了相对完整的梯次型人才培养、教学科研体系。
该学科是广西首批“八桂学者”设置岗位学科,目前拥有“认知无线电与信息处理”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无线宽带通信与信号处理”和“精密导航技术与应用”广西重点实验室等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通信天线与微波系统” 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物联网与产业化推进技术” 广西人才小高地;“微波光波应用技术”和“卫星导航与位置感知”等2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
长期承担国家、国防科研等项目,科学研究特色鲜明、成果丰硕、经费充足,为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国防电子信息技术事业及广西地方经济的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显著成绩。在隐藏目标探测、超宽带无线传输技术、干扰抑制和微弱信号检测、位置服务与信息安全技术、多维信息自适应处理技术、卫星定位导航、蓝绿水下无线光通信、无线传感器网络、图像识别和视频检索等方面的研究卓有成效。近五年承担包括国家973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等在内的国家级项目60余项,国防项目40余项,到位总经费过亿元。在 IEEE Trans.IT等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SCI收录论文200余篇,EI收录论文300余篇。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防科技进步奖、全军科技进步奖、广西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科技奖10余项,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贰等奖2项,广西科技进步壹等奖2项,广西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
网络空间安全(083900)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为我校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依托的计算机与信息安全学院是广西最早开办计算机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单位,1981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6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6年获得工程硕士培养资格。
学科师资力量雄厚,有正高职称27人,副高职称37人,博士学位39人,博士生导师7人。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首批新世纪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1名,国家级模范教师1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名,广西区优秀专家1名,广西区教学名师3名,广西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广西卓越学者1名,广西百人计划1名。
学科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精品课程5门。2014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学科拥有省级科研平台7个:广西可信软件重点实验室、广西密码学与信息安全重点实验室、广西图像图形与智能处理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广西云安全与云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位置感知与位置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云计算与大数据协同创新中心、广西物联网技术与产业化推进协同创新中心。此外,拥有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广西高校图像图形智能处理重点实验室、广西云计算与复杂系统重点实验室。
经过多年发展,学科围绕国家战略和广西地方发展需要,形成了密码理论与技术、可信软件与网络安全、内容与应用安全三个特色方向。“十二五”期间,学科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7项;横向和纵向到位科研经费3886万元。获得省部级科研奖项12项;其中广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广西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广西技术发明奖三等奖1项,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申请发明专利60项,新增发明专利授权26项。
仪器科学与技术(080400)
仪器科学与技术为我校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精密仪器与机械两个二级学科。本学科具有仪、电、光、计、控等学科交叉优仪器科学与技术为我校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精密仪器与机械两个二级学科。本学科具有仪、电、光、计、控等学科交叉优势,形成了可测性设计与智能仪器系统、工业测控理论与技术、光电信息检测与处理、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仪器四个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研究方向。主要从事自动测试总线与系统、虚拟仪器技术、可测性技术、智能仪器、光电检测技术、生物传感与检测仪器、集成电路测试等领域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在军用自动测试系统、纤维集成光电子学、无创血糖检测等领域特色鲜明,其中自动测试总线与系统、虚拟仪器技术、可测性技术中的边界扫描技术的研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本学科是广西优势特色重点学科,拥有1个广西重点实验室、1个原信息产业部重点实验室,1个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广西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设有7个研究室(所)。
本学科拥有一支专业技术精湛,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和雄厚的师资力量,拥有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1个,设有广西八桂学者岗位1个,广西特聘专家岗位2个。本学科现有专任教师58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6人,正高职称人员25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27人,高级职称人员占比83.7%;拥有国家杰青1人,国家优青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广西八桂学者1人,广西优秀专家1 人,广西“十百千”第二层次人选4人,广西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1 人,广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 人,教育部仪器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 人。
本学科基础研究扎实,科研实力突出,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强,尤其在军用自动测试系统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军事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了武器装备质量体系认证。近5年承担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仪器、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型号、国防预研、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科学技术开发计划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3项,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学仪器研制项目1项),科研项目经费4973万元,发表论文700余篇,SCI、EI收录270余篇,获发明专利授权37件,出版专著3部、译著1部,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10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