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本科阶段没有接触过法学、研究生阶段方向选择‘法律与科技’的学生来说,主干课打通本硕博的授课方式以及法律与科技特色方向的培养模式,为我未来成为一名科技律师打下了坚实基础。”2018级法律(非法学)专业法律与科技方向学生钱其沁说。
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启动法律硕士培养体系改革,围绕国家法治建设,把握法律服务市场前沿动态,以问题为导向,以课程体系改革为抓手,实施“分类培养”模式,探索培养满足国家法治建设需要的专门型、复合型、国际型的应用型高层次法治人才。
五大课程模块,推动法学课程体系迭代升级
作为法律(非法学)专业的一名研究生,钱其沁在本科阶段并没有法律相关知识基础,考上研究生后,一切都要重新开始。
“课程改革后,法学本科和非法学本科学生可以基于不同的法学基础选择不同类型课程,消除了原来教学方案设计中的矛盾冲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未来法治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吉豫说。
“课程体系的迭代升级是提升法治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王轶说,以讲授课、练习课、实践课、研讨课、技能课五大课程模块为总体框架,深入打造“新开课”“转型课”“专业打通课”“实务课”,深入推进法学课程体系改革创新,实现体系化的法学课程迭代升级。
王轶举例说,在打造“新开课”方面,成立未来法治研究院,以跨学科创新团队与工作坊等为基础,深入、系统地开展前沿科技与法律交叉研究,开设“大数据、金融科技与法律监管”“人工智能与法律规制”等法律前沿课程,主动回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挑战;开设创新课程“体育法”“国家法学概论”等紧扣重大前沿问题,启动制度化、常态化法学知识更新工程。
三大特色方向,推进面向未来的人才分类培养
选择法律与科技特色方向后,钱其沁的课内外学习、思考或实践全都围绕着法律与科技的理论和实践动态展开,研读“网络法”“大数据、金融科技与法律监管”等课程所包含的大量国内外基础和前沿文献是必修课;两周一次的网络法读书会;研一结束后到律所实习,处理具体的数据合规、平台运营等实际问题……
“服务国家战略,学院率先将‘特色方向’引入法律硕士人才培养机制,结合学生本科专业、个人兴趣及职业规划等要素,对学生实施分类培养。”王轶说,主要分了三类,包括服务国内实践的专门型、复合型法治人才,适应国际治理需要的国际型法治人才和面向科技发展前沿的未来法治人才。
王轶介绍,在培养服务国内实践的专门型、复合型法治人才方面,与最高检原反贪总局合作,创办职务犯罪侦查特色方向,为国家培养既懂现代科学技术,又熟悉法律知识的职务犯罪侦查法律人才;贯彻国家食品安全战略,与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合作,创办食品安全特色方向;而为了深入贯彻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创办国际商事争端预防和解决、亚太法律精英人才等特色方向。
“如果没有分类培养机制,难以建立有效机制,引导相关法律硕士学生完成所需培养计划。”张吉豫说。
“双师同堂”,夯实学生法律实务能力
为了着重培养学生解决法律实际问题能力,在教学模式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引入校外实务导师,开创校内教师和校外实务专家“双师同堂”新模式。
王轶介绍,在实务课方面,以校内教师为主干力量,以校外实务专家为“第二引擎”,实施“双导师制”。开设“民商法实务前沿”“公司法实务前沿”等数十门与实务领域紧密结合课程,通过“一案一课”案例教学、实景模拟等灵活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实务能力培养。邀请担任过最高检原反贪总局局长、知名律所律师等200余名校外具有法律实务经验的专家担任校外实务导师,与校内教师联合指导学生的论文、实习、就业等。
同时,学院引入具有国际法律实务经验的专兼职外教开设涉外法律实务课程,与哈佛大学等合作开设残疾人权益保护和研究法律诊所、英美法法律实务诊所等远程视频课程,形成理论研究、教材编写、案例课程、优秀案例评选、模拟法庭一体化的案例教学模式。
“综合施策之下,法律硕士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学生的法律应用能力、交叉学科思维能力、国际交往能力明显提高。”王轶说,学生积极参与国家重大司法鉴定有关工作,参与企业重大食品安全合作项目,参加各种法律援助项目,成为推进国家依法治国建设的直接参与者。